👨‍🏫「沒有父母會帶著惡意去斥責孩子」
初衷都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改進,
讓他們的未來更加順遂~

但如果總是用怒吼、責罵的方式🤬

孩子不僅感受不到關心,
還會影響他們的價值觀和做事方式,
甚至會阻礙孩子自主學習力

一句話傷心的話
孩子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癒合💔

而內心受傷的人,在面對未來挑戰
更會覺得困難重重😤

👩‍🏫來看看
《孩子不鬧脾氣、能高度自律的「父母說話公式」》所提出小方法

 

 

✖️NG1.對一切抱著否定態度

🧔爸媽說的:

「你看!我就知道會這樣!」
「你到底還會什麼啊?」

 


👶對孩子的影響:
➤變得難以適應環境。
➤覺得自己就是不行,沒自信。

 

 

 

✖️NG2.單方面的命令

🧔爸媽說的:

總是叫孩子「停下來,不要做」
「你不要做了,我來!」
「叫你別做了,聽不懂嗎?」

 


👶對孩子的影響:
➤害怕挑戰新事物,遇到困難就想退縮。
➤變得依賴,什麼都要等別人幫忙。
➤沒有別人幫助時,就難以做出決定。

 

 

✖️NG3.只看結果下定論

🧔爸媽說的:

不斷說出「不可能」的評論
「把事情做好有這麼難?」
「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好好做?」

 


👶對孩子的影響:
➤陷入「我做不到」的自我懷疑。
➤只在意結果,忽略過程的努力。

 

 

✖️NG4.貶低孩子價值

🧔爸媽說的:

阻礙「發展可能性」的言語
「你以為這樣很厲害嗎?為什麼意見一堆」
「我那麼辛苦把你養大,你現在是什麼德性?」
 


👶對孩子的影響:
➤對自己失去信心,總覺得自己不夠好。
➤變得消極,降低發展可能性。
 

 

 

✖️NG5.讓孩子感到自責

🧔爸媽說的:

「花這麼多錢給你補習,還考這樣!」
「就只知道玩遊戲,你還會做什麼?」

 
👶對孩子的影響:
➤變得不再相信自己。
➤自信心受到打擊,變得更加自卑。

 

 

一句話傷透的心,需要很久時間去癒合💔

水灑到地上,擦乾淨就好。

 

但因為父母的一句話傷透的心,
可能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癒合

 

 

 

世界上沒有父母會帶著惡意斥責孩子!

當然,世界上沒有父母會帶著惡意斥責孩子。

 

大家的出發點都只是想導正孩子錯誤的地方,
讓他的人生過得更順利。

 

 

Q:那該怎麼做才能導正孩子不當行為?

邏輯講道理?感性勸說?威脅逼迫?

 

A:以上都不是最好的方法,應該要。
1.保持冷靜 2.建立信任感 3.真心的解釋
 

 

 

🙆‍♀️糾正孩子錯誤小撇步

1.保持冷靜
別急著大聲指責孩子,
孩子不是需要當場被待補的罪犯。

 

2.建立信任感
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。

 

3.真心的解釋
表達你想和孩子一起進步的那份心,
等待他們自我思考、反省。